查看原文
其他

考虑非观测区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单电阻采样重构

《电工技术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2022-05-20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出品★

致力于产业界与学术界融合创新的品牌会议

①浏览会议通知,请戳下面标题 ☟

☞会议通知︱2018第十二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八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第一轮)


了解大会征文详情,请戳下面标题 ☟

☞两大技术论坛联合征文︱《电工技术学报》《电气技术》两刊携手打造学术盛宴


③参会注册,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先注册网站会员,然后提交报名信息)

魏海峰  陆彦如  江廷宇  李垣江  储建华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71752


1

导语

为进一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低成本、小体积、高性能矢量控制,本文提出单电阻电流采样的三相电流重构技术,并基于单电阻电流重构技术提出一种非观测区补偿控制方法。


2

研究背景所

在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领域,大量的控制应用一直在寻找提高效率、缩小体积、降低系统成本的方法。在现有的控制方法中,矢量控制因具有低成本、效率高、良好的转矩控制等脱颖而出。在电机矢量控制中,定子相电流检测是否准确则直接影响到它的系统性能,因此,采用电流重构控制技术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趋势。目前交流电流的采样方案主要包括电流传感器法、三电阻采样法和单电阻采样法。


3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本文结合电机的驱动系统,研究单电阻电流采样的三相电流重构技术的原理,建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控制不同电压矢量情况下母线电流与电机三相电流对应关系。定义非观测区所包括的区域,提出通过修改SVPWM的占空比对非观测区进行补偿,解决非观测区内无法重构相电流的问题。本文所提单电阻电流重构技术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4

论文方法及创新点

本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单电阻电流重构技术的 SVPWM补偿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直流母线电流与三相交流电流的关系,通过对非观测区进行补偿,实现了全区域三相交流电流的重构与检测。本文方法的系统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

本文在理论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推进与突破:

(1)在可观测区内,在一个PWM周期内进行了两次采样。

(2)在非观测区内通过SVPWM的补偿,得到了更宽的采样窗口,从而得到了更为准确的母线电流信息。

(3)本文更加注重使该方法能更细化、更工程化,因而更加侧重于实验研究,从直接、间接的角度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示波器和上位机的共同协作,对补偿前后三相重构电流波形、PWM波形及采样电阻上的电压波形、电机进入闭环后电流波形、补偿后速度变化波形等均进行了检测,严格确保了采样及重构的三相电流与实际测量到的电流一致。

(4)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得到了最佳采样时间 ,并通过FFT分析说明在最佳采样时间的情况下相电流波形谐波幅值最低,能够实现最佳重构。


5

结论

本文针对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全区域单电阻电流采样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提出了相电流重构技术,在非观测区内通过SVPWM的补偿重构非换相电流,抑制力矩纹波的产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可观测区内通过一个PWM周期内采样2次进行计算,获得三相电流,有效的完成重构。

2)在非观测区内通过SVPWM的补偿,得到更宽的采样窗口,实现非观测区的三相电流重构。

3)通过搭建实验平台,结合上位机和示波器进行实验验证,对比系列波形,表明该方案的正确性。

4)最佳采样时间的选取在本文只进行了实验的分析,如何具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后面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电流采样方案,基于单电阻电流采样方案降低了控制成本,缩小了电路面积,提高了系统效率,实现了电流保护,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一致性等优点,适合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以及逆变电源等场合。



引用本文


魏海峰, 陆彦如, 江廷宇, 等. 考虑非观测区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单电阻采样重构[J]. 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12): 2695-2702.

Wei Haifeng, Lu Yanru, Jiang Tingyu, et al. Single Resistor Sampling Reconstruc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onsidering Non-Observation Area Compensation[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8, 33(12): 2695-2702..

团队简介


魏海峰(1981-) 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机控制。2009年7月至今,在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任教,2017年10月至今,在镇江市电工技术学会任职秘书长。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1项,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完成市厅级课题5项,获学会级奖励2项,录用发表核心以上论文44篇,授权发明专利37项。承担的教学课程有“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柔性输电技术”等。


陆彦如(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机控制。






进一步阅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期刊官方网站,可下载全文PDF版。


010-68595315/4832(编辑)

010-68595056(编务)

010-68594867(订阅)

邮箱:dgjsxb@vip.126.com

官网:www.ces-transaction.com

微信号:dgjsxb

联系《电工技术学报》

长按二维码

索取《电气技术》样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